三全育人

三全育人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三全育人 -> 正文

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于丽媛荣获校级“师德师风先进个人”称号

信息来源:大学语文教研室 发布日期:2025-09-11

2025年9月10日,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于丽媛荣获校级“师德师风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
于丽媛,中共党员,通识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室副教授,长期深耕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领域。主讲《大学语文》《财经应用文写作》课程。学术研究方面,主持黑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、齐齐哈尔市软科学项目3项省级科研课题,在《赤峰学院学报》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《教育观察》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主编《新编大学语文读本》1部。课程建设成果显著,作为负责人打造的《大学语文》在线课程成功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。教学实践中屡获佳绩,累计荣获校级“精彩一课”“在线教学优秀案例”等荣誉20余次,并赴西安、河南、银川、南宁等多地开展课程推介8次,推动教学经验的区域交流。

一、深耕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,以优质实践落实立德树人使命

本人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,以《大学语文》为载体,构建“人文浸润+能力培养+价值引领”的育人体系,推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双向突破,切实落实立德树人使命。

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,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、审美性优势,一方面聚焦课程思政系统化构建,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挖掘文本中的精神内核,通过文化解读、现实思辨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;另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完善课程架构,既保留文学鉴赏模块夯实人文素养,又结合不同专业需求增设实用能力训练,如为护理、康复专业强化医患沟通表达,为工科专业补充技术文书撰写,借助思政教育的层次性帮助学生深化对语文知识的认知。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果显著且获多方认可:2024年5月,赴南宁参加第五届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研讨会,以《输出式学习,体认中成长》为题分享FT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做法;2024年10月所授《大学语文》在全校课程评估中获评“优秀”;2024年12月作为负责人的大学语文课程通过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结项验收,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;2025年6月,获校级教学督导简报表扬1次;2025年4月,结合课程内容所撰写的《从“教”到“学”的跨越》被选入校级第一期“智慧课程教学简报”典型素材。

二、强化责任担当与协同育人,以大局意识践行教育使命

本人严守师德师规,以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心立足岗位,主动承担部门分配的任务,在跨领域协作与服务学校发展中彰显教育工作者的担当。

在跨专业协同育人中,积极响应部门安排,2025年7月14日至7月18日,以带队实习方式参与齐齐哈尔仲泰医院挂职锻炼。协作康复专业杜坤锐老师,指导31名学生实习,督状态、抓手册、优新闻稿。开展“中医康复+语文应用”研究,学康复知识,梳逻辑共通性,统筹管理、凝实践素材,以双重跨域实践,诠释顾全大局的师德担当,助力医教协同育人。2025年8月,与康复专业联合申报了专业实践学期教学成果。

在服务学校与地方教育发展方面,2025 年3月,牵头完成《演讲与口才》《财经应用文写作》2个省“双千”项目材料申报,梳理学校产教融合、服务地方亮点,反复打磨文本以对接省级政策要求。2025年8月5日,在骨干学习班上代表通识教育学院进行《演讲与口才》微专业汇报。在接下来的微专业说课中,联合团队反复研讨打磨,对接职业标准,完善课程矩阵、强化实践载体、补充思政路径。目前已完成全套教学文件修订,组建4人教师团队,配齐教学场地。

从始至终,以“服务教育发展、助力学生成长”为初心,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对学生的关爱融入每一项工作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”的师德师风,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与地方人才培养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