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课程服务专业建设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作用,持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与服务质量提升,7月18日,通识教育学院精心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竞赛。作为学院双服务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中极具分量的教学改革篇章,本次竞赛不仅搭建了教师教学能力展示的优质平台,更通过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改的创新模式,为推动学院教学水平跃上新台阶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活动开始,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于洪杰老师以《大学物理BI》课程为例展开示范分享。教学创新上,他通过创设“设计冰场温控系统”等真实情境,结合“212”汇报模式,激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。为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,其团队构建“纵向挖点、横向织线、立体成体”体系:纵向以课点为载体,挖掘“科学方法”等思政点,让公式定理成为育人“触点”;横向串联“人物线”“科学线”“工程线”,整合成“育人线”,实现思政与专业内容精准融合。分享兼具理论与实践,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借鉴。
竞赛自筹备至决赛历时3周,学院各教研室共选拔8名教师参加决赛,充分展现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。决赛现场,参赛教师们以“说课+教学展示”相结合的形式,全面展示了课程设计的核心亮点:从精准定位的课程目标,到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重构;从贴合学情的教法学法创新,到逻辑清晰的教学过程设计,再到科学多元的学习成效评价体系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教师对“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”教学理念的深入实践。
此次活动打破了传统竞赛的单一评价模式,将竞赛与观摩深度融合。在参赛教师展示过程中,全场教师认真聆听、仔细记录,将观摩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。许多教师表示,通过观看优秀同行的教学展示,不仅汲取了课程思政融入的实用方法,更对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有了清晰认知,为后续教学改进明确了方向。这种“以赛代训、以观促学”的模式,有效实现了教学经验的共享与教学智慧的碰撞。最终评选出1个二等奖,2个三等奖,优秀奖若干。获奖教师表示,此次竞赛既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检验,更是一次系统梳理教学思路、优化教学设计的契机。
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是学院深化双服务教改的重要举措。通过竞赛,不仅选拔出了一批教学理念先进、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,更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教学氛围,同时也为参与校级比赛做足充分准备。学院将持续以系列双服务能力提升活动为抓手,推动教师将竞赛中的所学所思转化为教学实践,让通识教育学院的课程真正成为支撑专业发展、助力学生成长的坚实基础。


